<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這次考古見證成都自古就是開放之地
      2020-05-15 08:04:42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年代延續(xù)跨度長達2000多年的6000余座古代墓葬出土

        這次考古見證成都自古就是開放之地

        出土的說唱俑 資料圖片

      墓葬全景 資料圖片

        出土的新莽時期錯金“一刀平五千”錢幣 資料圖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對外公布,一項在成都平原東南緣的新川創(chuàng)新科技園項目建設地歷時5年的考古發(fā)掘,共發(fā)現(xiàn)了超過6000座古墓!這些墓葬遺存年代延續(xù)跨度長達2000多年,沒有大的時代斷層,堪稱埋藏于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是四川地區(qū)珍稀的通史式古代墓地。

        2015年3月,新川創(chuàng)新科技園開建之前,按照慣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進駐園區(qū)進行例行勘探,不僅發(fā)現(xiàn)有新石器末期居址遺存,還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代墓葬遺跡。經過5年的考古發(fā)掘,6000多座古代墓葬和大量珍貴文物重見天日,古代成都人豐富多彩的生活畫卷呈現(xiàn)在今人眼前。

        數(shù)以萬計的文物:堪稱半部“四川通史”

        此次出土數(shù)以萬計的陶、瓷、銅、鐵、玻璃、石質等不同材質遺物,其中以戰(zhàn)國末期“郫”戈、西漢時期帶外文字母的“龍紋鉛餅”、新莽時期錯金“一刀平五千”錢幣、東漢時期畫像石棺、晉代印度-太平洋珠等遺物最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在發(fā)掘的戰(zhàn)國晚期巖坑墓里,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在銅戈裝柄部位刻有郫縣(今郫都區(qū))“郫”字的郫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左志強介紹,整個銅戈的風格有著明顯的秦代特征,小篆體的“郫”字則是在銅戈鑄造之后再鐫刻上的。

        “一個‘郫’字告訴我們,這個戈的置用地是在郫。秦滅巴蜀之后,在漢中郡設立了三十多個縣,郫縣(今郫都區(qū))是在比較早的一批中,這是郫縣(今郫都區(qū))得名最早的實物資料。”左志強說。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劉雨茂看來,“郫”戈既可能是在郫縣(今郫都區(qū))使用的器具,也可能是從郫縣(今郫都區(qū))外銷的器具。“可以看出,秦滅巴蜀之后,秦國有很多技藝高超的工匠來到成都,能看到當時整個制造業(yè)的繁榮。”

        此次出土的一枚鉛餅背面印有龍紋,正面印有外文,還有兩處戳記,里面有一個“少”字。“我們推斷這和漢代皇家的老師——少傅有密切關系,很可能證明這是漢代皇室鑄造的貨幣,用來與西方進行交流。結合到張騫出使西域的史實推測,這枚龍紋鉛餅很可能與北方絲綢之路有關。”劉雨茂解釋說。

        發(fā)掘過程中,考古人員還在一個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一堆彩色珠子。“珠子發(fā)現(xiàn)的位置在墓主人胸、脛的部位,我們推測這是一個項飾。”左志強說,珠子的制作工藝和印度洋上的斯里蘭卡曼泰港等地的玻璃制作工藝相似,學術上將此類玻璃珠稱作“印度—太平洋珠”,進入四川的可能通道有兩個,一個是南方絲綢之路,另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

        “這些出土文物都反映了同一個現(xiàn)象,這也是我們通過很多考古實物資料證明的,成都平原從古至今不僅不是一個封閉的地方,反而一直頻繁開展對外交流。甚至可能因為成都平原獨特的地理位置,這里對外的交流要比對中原地區(qū)更多。”劉雨茂說。

        保存完整的單室崖墓:復原漢末蜀地喪葬習俗

        此次考古發(fā)現(xiàn)的6000余座古代墓葬,墓葬類型主要為崖墓、巖坑墓、磚室墓等,時代自戰(zhàn)國至明代,豐富了四川地區(qū)唐宋墓葬類型,增添了明代早期品官墓資料,為探索成都平原崖墓演變、漢晉廣都城聚落、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古代四川社會變遷等重要課題提供了蔚為大觀的實物資料與歷史信息。

        在新川創(chuàng)新科技園南部,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300余座古代墓葬,其中編號為M94的墓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區(qū)一座罕見且保存完整的漢末三國時期中小型單室崖墓。該墓未被盜掘,隨葬器物豐富多樣,原始擺放位置明確。墓室布局、功能分區(qū)較為清晰,不僅具有鎮(zhèn)墓、禮儀、灶祭、倉儲等公共職能,也有各自獨立的由祭祀模擬與葬具構成的埋葬空間,更難得的是墓葬不同功能區(qū)器物組合與特征顯示出下葬先后順序。

        該墓為一座橫穴式單室崖墓,墓葬殘長達37.4米,結構由墓道、墓門、主室、側室、耳室及附屬設施組成。

        主室平面略呈長方形,隨葬品按空間布置可分為前、后部。前部左前近墓門處有操蛇方相俑、蹲坐狗俑,右前為持盾俑,左右兩具立俑。左壁有灶臺、案龕。推測主室前部功能設置主要為該崖墓內不同墓主所共享的生前生活禮儀、死后驅鬼鎮(zhèn)墓的空間。

        主室后部殘存陶棺內隨葬大量錢幣及銀手鐲、銀戒指,推測墓主性別為女性。側室后部有一具木棺葬具,保存部分肢骨,棺內隨葬有大量錢幣以及鎏金銅環(huán)首刀、鐵削刀等生產工具,墓主腰部似有一組成串錢幣環(huán)繞。經鑒定,墓主性別為男性,身高約163厘米。

        耳室平面略呈長方形,長約2.4米,寬約1.32米。室內放置有銅搖錢樹枝葉、大型陶甕、釜、水塘模型、仙山座等。銅搖錢樹枝葉不在搖錢樹座上,兩節(jié)枝干、錢葉堆放在一起,可能為有意放置。仙山座由燈盤、柱及堆塑人物、動物等形象組成。該室未發(fā)現(xiàn)任何葬具或人骨跡象,推測該室功能主要為模擬倉儲、物產空間。

        “這個重大發(fā)現(xiàn)將開創(chuàng)四川地區(qū)三國文化研究新局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囿于材料所限,長期以來學界對四川地區(qū)漢末三國文化面貌、特征的認識模糊不清,研究遲遲無法深入,遠遠落后于近年曹魏、孫吳墓葬發(fā)現(xiàn)與研究深度。五根松M94與新川園區(qū)內楊家山M54、王家山ⅠM5等典型三國墓葬材料的積累不僅會逐步廓清四川地區(qū)三國文化面貌、文化內涵認識,而且將會引起學界對既往四川地區(qū)“東漢晚期”墓葬材料審視與反思,以及未來四川地區(qū)“六朝時期”考古學文化序列構建探索,同時也將指導未來田野考古發(fā)掘工作。

        據(jù)介紹,漢代墓葬厚葬成風,常遭盜墓賊光顧且不易保存,故有“漢墓十室九空”的說法。該保存完整的墓葬的發(fā)現(xiàn),有利于從考古學角度復原出史籍無載的漢末三國蜀地崖墓喪葬行為、儀式及觀念,在考古學研究上學術價值重大。

        目前,側室木棺、主室陶棺、佛像搖錢樹、陶樓等重要文物已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研究所專業(yè)人員進行套箱作業(yè),進入實驗室考古階段,重要文物的信息提取與科學保護將有更完美的呈現(xiàn)。(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北京:抗疫一線護士的一天
      北京:抗疫一線護士的一天
      遠眺來古冰川
      遠眺來古冰川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59869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色多多免费视频观看区一区| 天天摸天天碰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99在线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色www永久免费|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永久免费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四虎影视www四虎免费|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黄色三级三级三级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久操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 久操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成年女人色毛片免费看|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无忧传媒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永久|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日本一区免费电影| 3344在线看片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