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224”,中國音樂人之困
      2020-04-09 10:32:43 來源: 半月談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近年來,我國音樂產業發展迅速,但一邊是兩位數蓬勃增長的數字音樂市場規模,另一邊是近半數音樂人稅前月收入不足2000元、近四成音樂人遭受侵權困擾……“224”的尷尬,已成為音樂產業發展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音樂人生存現狀與音樂人創造力的激發、音樂作品的國際競爭力、音樂產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如何更好地保障音樂人的基本權益,提高音樂人的創作積極性,優化產業生態,健全版權環境,是當下亟待各界思考的問題。

        夢想在“面包”前搖擺

        我國音樂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流媒體市場付費訂閱用戶總數增長顯著。據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全球音樂報告》顯示,中國音樂產業總產值再創新高,位列全球第七。

        為了推動音樂產業內容走向精品化,國內各音樂平臺相繼推出“扶持獨立音樂和原創音樂人”計劃,有的平臺甚至拿出上億元資金支持音樂人進行精品創作。半月談記者從網易云音樂了解到,入駐該平臺的原創音樂人數超過10萬,原創作品數量超過150萬首。近3年來,在獨立音樂人計劃扶持和引導下,我國原創音樂人數量增長了31倍多。

        然而,這一數字并不能體現原創音樂人的生存狀態越來越理想。

        要面包還是要夢想?一直是中國音樂人面臨的兩難選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音樂人能從版權獲得收益的只占極少數,更多人依賴演出、周邊產品等渠道獲得收入,而收入多寡又與音樂人的知名度直接掛鉤。

        北漂音樂人小凡告訴記者:“做音樂需要投入的精力和金錢,比想象中要多。成本方面,一首歌從編曲、錄音、混音到完成,至少需要1萬元。如果不全職做音樂就很難出好作品,全職做的話又養活不了自己。絕大多數同行都是半天創作,其余時間依靠演出等其他兼職維持生計。”

        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豐艷近期發布的《音樂人生存現狀與版權認知狀況調查報告》顯示,88.55%的音樂人主要居住在一、二線城市,近半數非學生音樂人稅前月收入不足2000元,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音樂人占比僅為9.3%,29%的音樂人沒有任何來自音樂的收入。

        報告還顯示:近七成的音樂人從事音樂之外的兼職工作。全職音樂人占比不足一成。

        目前,不少互聯網平臺、流媒體平臺、直播平臺開通的打賞和流量分成等功能,一定程度上為音樂人拓寬了收入渠道,但不足千元的累計打賞,難以形成可持續性收入,無力從根本上改變絕大多數音樂人艱辛的生存狀況。

        近半數被侵權音樂人無力維權

        調查發現,中國音樂人平均收益與國際水平存在巨大落差,音樂人遭受侵權行為進一步制約了音樂產業健康發展。

        騰訊研究院版權研究中心秘書長田小軍表示,目前音樂作品遭受的主要侵權行為包括:被用戶在音樂直播中演唱或使用;在互聯網短視頻中被演唱或使用;被音樂流媒體平臺上架、被電視節目等使用;在公共場合播放,未經允許、未經付費被翻唱并傳播;歌曲被改編、被抄襲等。

        張豐艷介紹,受訪者中37.4%的音樂人遭受過不同形式的侵權行為。其中,未經著作權人授權在影視、互聯網中使用,在媒體中傳播的情況占26.9%。其中,近半數音樂人表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維權。

        侵權行為不僅發生在音樂新人中,國內知名搖滾樂隊黑豹樂隊也是“資深”受害者。黑豹樂隊的鼓手趙明義舉例表示,在某新說唱節目中,有兩位歌手合作演唱的所謂“原創”作品,其編曲從頭至尾貫穿了黑豹樂隊的歌曲《I Don't Want To Say Goodbye》。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原創音樂人收入來源的不穩定與不可持續,版權環境不健全造成的版權糾紛,以及音樂人維權難等問題,導致不少原創音樂人對職業規劃及發展缺少信心,無法全身心投入音樂創作。

        為音樂人披上“鎧甲”

        受訪專家表示,應進一步利用高科技手段為版權提供保障,增強創作者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音樂人會有意識地把原創作品提供給集體管理組織,進行版權“登記”。但中國音樂人仍缺乏版權意識,疏于版權管理,造成了音樂版權侵權嚴重的亂象。

        近期,北京音樂家協會搖滾音樂分會牽頭成立的音樂人權益保護平臺已經建設完成,擬使用版權區塊鏈技術,實現音樂人作品的登記備案。“音樂人將作品及版權信息以規定格式上傳至該平臺后,平臺將通過技術建立起與該作品對應的不可篡改的唯一信息,直接同步至互聯網法院的相關系統,幫助法官快速提取證據,為維權提供重要保障。”中國樂勢力音樂廣場執行董事鄭絡誼說。

        完善多層次消費市場,拓寬音樂人的收入模式。張豐艷表示,盡管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數字音樂用戶,卻是全球音樂付費比例最低的市場之一。付費過低、音樂會消費乏力等將制約音樂產業的良性發展,因此,多層次音樂消費市場有待培育和完善,以拓寬音樂人的收入渠道。

        培養音樂產業服務型人才,完善產業環境。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音樂表演專業有765個,音樂產業管理類專業有125個;英國音樂表演等相關專業107個,音樂產業管理類專業達104個。相比之下,我國音樂學府對音樂表演、創作指揮人才的培養較為重視,卻忽視了音樂產業管理人才和服務型人才的輸出。我國應加快彌補產業運營、管理等相關人才的缺口,滿足產業鏈不同環節對人才的差異化需求。(記者 張漫子? 刊于《半月談內部版》2020年第4期)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224”,中國音樂人之困-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58321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含羞草|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a| 日韩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91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香蕉高清免费永久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叮咚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的毛片大全|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又黄又爽又大的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岛国岛国免费V片在线观看|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对白在线观看免费91|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女人被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91人人区免费区人人|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