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生活方式進步,炎癥反應減少 人類因此越來越“冷”
      2020-01-21 07:39:21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人體在37℃左右的時候,能夠使用最小的動力來維持身體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說,人類在37℃時通過獲取少量的能量,就能達到最大的行動力。這可以理解為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如果地球持續升溫或者降溫,環境發生巨變,我們的體溫也會隨之變化。

        清早起床時,你可能偶爾會有這樣的感覺:渾身酸疼、瑟瑟發抖,鼻涕也在試探著鉆出鼻孔……這時候你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我可能發燒了”。拿起體溫計一測,當看到數值顯示為37℃時,我們往往會松一口氣。

        這是因為,一個多世紀以來,37℃一直被當作人類健康的體溫標準。

        然而日前,《eLIFE》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卻揭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正常狀態下人類的體溫越來越低了。

        正常體溫“生理點”從何而來

        很多人一直都有這樣一個疑問:“既然我們的體溫是37℃,為何在外部氣溫達到30℃以上時我們會覺得酷熱難耐而非十分舒適呢?”北京世紀壇醫院呼吸科醫師龐莉說,“這正說明,很多人對體溫和氣溫的理解并不正確。人體體溫不是我們感受到的外溫,而是我們自己的‘內溫’。”

        人體體溫指的是人體內部的溫度,例如腹腔、胸腔、直腸、口腔、大腦等的溫度,而非體表皮膚的溫度。“包括人類在內的恒溫動物體溫都維持在三十幾攝氏度,這可能與地球的溫度有關,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我們為了在地球上世代生存,適應地表溫度是一個最起碼的條件。正如愛斯基摩人能忍耐北極的寒冷,而剛果人對日復一日的暑熱早已習慣。”龐莉說。

        而正常狀態下的人類體溫,此前公認的看法是不超過37℃。我們使用的體溫計上,37℃處都有一個明顯的標記(通常是紅色),意在提醒用戶,超過37℃意味著你的身體出現了某些問題。

        而這個37℃“標準體溫”源自1851年德國內科醫生卡爾·翁德里希的研究成果。當時,他對25000名測試對象進行了數百萬次的體溫測量,并基于這些數據撰寫了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設定了一個被奉行了100多年的體溫標準,即37℃是正常體溫的“生理點”。

        翁德里希用來測量體溫的設備,已被收藏在美國費城穆特博物館,這是一種內裝水銀的玻璃儀器,大約23厘米長。監測體溫時,翁德里希將該儀器放在測試對象的腋下,這樣獲得的讀數比口含溫度計略低,但準確性略差。

        “雖然而今的數值證明了人類體溫并非是一成不變的,但37℃在它所處的時代的確有著重要意義。這一方法以數值的形式確定了病人是否發熱以及發熱的嚴重性,進而幫助醫生更好地為患者確診。”龐莉說。

        此前確有科學家做過實驗,模擬人體具有30℃—40℃之間的體溫,計算怎樣補充能量,才能維持身體的運轉。實驗結果顯示,人體在37℃左右的時候,能夠使用最小的動力來維持身體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說,人類體溫在37℃時通過獲取最少量的能量,就能達到最大的行動力。這可以理解為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如果地球持續升溫或者降溫,環境發生巨變,我們的體溫也會隨之變化。”龐莉認為。

        人類體溫每10年下降0.03℃

        據《eLIFE》發表的文章介紹,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從2000年起開始測量人的體溫,并與參加美國南北戰爭的士兵體溫記錄進行了比較。這項研究揭示,與19世紀的男性相比,現代男性體溫下降了0.58℃,相比之下現代女性體溫比19世紀下降了0.32℃。數據顯示,人類體溫約每10年下降0.03℃。

        溫度計制造技術的發展讓測量數據越來越精細,但這與人類體溫下降卻無甚關聯。那么,難道是我們自己的身體或我們所處的環境導致了體溫的下降?

        “人體體溫下降經過證實確鑿無疑,但體溫下降的原因尚無法確切證實,正如國外科學家的猜測,可能與飲食和生活方式的進步有關。”龐莉說。

        斯坦福大學醫學教授朱莉·帕松內特在其研究結論中指出:“從生理上說,現在的我們與過去的我們不是一回事。我們生活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其中包括室內溫度、我們接觸的微生物以及我們能夠獲得的食物。所有這些都意味著,盡管我們認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沒有任何變化,但實際上我們已經發生了變化。從生理角度來說,我們實際上是在不斷變化的。”

        對此,國內外很多專家認為,代謝率的下降可能也是人類正常體溫下降的主要原因,因為更舒適的生活方式,使得人類的勞動強度低于19世紀;當然,這也可能是由于炎癥反應的減少。因為現代醫學的進步,大大降低了人類患病的頻次。而炎癥反應能產生各種蛋白質和細胞因子,它們能提高人體新陳代謝速度,使體溫上升。

        龐莉說:“溫度太高,新陳代謝就會很快,我們就需要不斷吃更多的食物來維持體能。而溫度太低,容易滋生真菌感染。37℃左右的溫度,是一個完美的平衡,足以防止真菌感染,但又不會太熱,導致我們一天要吃四五頓才能活命。”

        體溫下降不一定是壞事

        聽聞這一結論,很多人感到恐惶。龐莉說:“體溫變化是100多年的漫長變化,即便未來真的有一天我們的平均體溫是35℃、34℃甚至更低,這都是一種自適應機制,一種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生理機制,無需為之感到害怕。”

        與我們想象的相反,體溫降低后,人體便不需要花費過多的能量來產生熱量。的確,如果溫度升高,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對人體的侵襲將進一步減少,但與此同時,人體體溫的上升對身體而言未必有益,因為需要耗費更多的能量來產生熱量。

        “熱量的產生是由于食物為人們提供了讓人體溫度調節機制發揮作用的能量。若人類體溫不降反升,就需要吃得更多、不斷地喂飽自己,這是不可行的。”龐莉說,為了不必整天吃東西并降低感染風險,人類的進化將不斷改變所謂的“標準體溫”。

        龐莉援引《eLIFE》的文章特別指出,盡管人類是恒溫生物,但應注意人體溫度并非完全恒定。它的變化取決于性別、一天中的時間、年齡、體育鍛煉、女性月經周期甚至進食。如果沒有疾病,那么100年以內人體的平均溫度將在36.4℃至37℃的范圍內移動。(陳曦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大連:花燈扮靚金石灘
      大連:花燈扮靚金石灘
      守好鐵路線 春運保平安
      守好鐵路線 春運保平安
      “00后”乘務員的首個春運
      “00后”乘務員的首個春運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54874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 99re6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毛片在线全部免费观看|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69式国产真人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美女被爆羞羞网站在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baoyu122.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人人公开免费超级碰碰碰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97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在免费jizzjizz在线播|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免费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