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能為祖國獻石油,我驕傲”
      2019-10-27 07:14:24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大慶油田的青年工作者們正在作業。 趙永安攝

        大慶油田的年輕人,把鐵人精神鐫刻在基因里,邁向新的發展境界——

        “能為祖國獻石油,我驕傲”(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②)

        核心閱讀

        新時代科技發達,有先進的控制裝置,不需要大家像鐵人老隊長那樣跳泥漿池,可是老隊長那股忘我的精神,仍然在隊里傳承

        鐵人精神已經鐫刻在了年輕一代的基因里,未來還有更多可能性,等待著他們去開拓

        走在大慶街頭,隨意向一個路人提起鐵人王進喜,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翩翩少年,都能講出一段故事。

        “他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制服井噴”“他打出了石油大會戰第一口油井,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鉆井紀錄”……

        鐵人精神早已成了大慶人的集體記憶,也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時節如流,世事變遷,這片熱土記取了一代代年輕人的奮斗與榮光。如今的鐵人精神誰來繼承?他們是什么模樣?擁有了現代化的設備和更優越的條件,精神傳統能否順利傳承?日前,我們來到大慶,看到新時代的鐵人們依舊精神飽滿、斗志昂揚,王進喜留下的艱苦奮斗的作風、科學求實的態度、愛國奉獻的情懷一以貫之,延續至今。

        “1205隊沒有逃兵”,鐵人帶過的隊伍,吃再多的苦都不能退縮

        驅車駛離繁華的城市商圈,在顛簸泥濘的土路上兜兜轉轉。左邊是沼澤和成群的野鴨;右邊是一片草地和牛群,再往前行,就是鋼鐵1205鉆井隊的駐扎地了。臨時搭建的活動板房雖然簡陋,但墻上那條“工作標準向鐵人看齊”的標語卻格外醒目。

        鐵人王進喜就是這支鉆井隊的第一任隊長,這支隊伍曾創造出鉆井“月上五千(米),年上雙萬(米)”的世界紀錄,成為全國第一個進尺(指鉆井累計米數)突破百萬米和鉆井突破1000口的鉆井隊。

        “雖然現在鉆井技術進步了,可工作性質沒變,和其他行業相比,條件依然很艱苦。”隊長張晶是個80后,皮膚曬得黑亮,“冬天身上的泥漿凍住,脫下來的工服能直接立在地上;夏天不敢張嘴,一說話蚊子就飛進來……”

        在張晶看來,新時代科技發達,有先進的控制裝置,不需要大家像鐵人老隊長那樣跳泥漿池,可是老隊長那股忘我的精神,仍然在隊里傳承。

        鉆井隊常年在野外施工,差不多每個月都要搬家六七次。“這次‘安家’的地兒確實有些偏遠,不過大家都習慣了。”說這話的是隊里的工程技術員、90后陳建國。3年前,他從中國石油大學油氣井工程碩士畢業來到1205隊,成為一名外鉗工。鉆井工作時常需要握著工具連續工作8小時,下工時,陳建國的手指都伸不直。

        去年8月,在一次搬家作業中,由于連續多日降雨,井場成了一片汪洋。為了早日開鉆, 6名黨員抱著一根300多斤的地面管線,在沒過膝蓋的泥水里一點點接力傳遞。傳到第二根的時候,陳建國的靴子陷進了淤泥里,為了不耽誤時間,他甩下靴子,光腳踩進冰冷的泥水里,工作結束回到宿舍才發現,雙腳早已被淤泥泡得又紅又腫。

        “那時真想逃了,”陳建國說,“可每次想放棄時,耳邊就會響起隊長的一句話,‘1205隊沒有逃兵!’這句話,是從鐵人老隊長那里一代代傳下來的,鐵人帶過的隊伍,吃再多的苦都不能退縮!”

        90后叢子博從事一線采油工作已有4年時間,在他看來,“采油工作和鉆井工作就像‘兩條會相交的平行線’,平行是因為工種不同,先鉆井后采油,幾乎沒有交集,而相交之處就是鐵人精神。”采油隊都是24小時運作,過節也不休息,無論何時何地,都得隨叫隨到。有時候會在半夜出問題,得到現場調試,即使在家休息的隊友,接到電話也會在20分鐘內迅速趕來。“大伙兒經常一起從半夜12點干到凌晨5點,在黑暗中下到5米深的泥坑里作業、泥濘里走完5公里的路,這些都是工作的常態。”叢子博說。

        “高舉紅旗去戰斗,踏著鐵人腳步走……”如今,每天早上7點,廠里都會準時播放歌曲《踏著鐵人腳步走》。“一開始并不習慣,覺得在現代化工廠里面放老歌有點‘違和’。但時間長了,就離不開它了。它是石油人的‘集結號’,是精神的力量!” 叢子博說。

        今年8月9日,鉆井隊實現了國內鉆井累計進尺300萬米的突破,相當于鉆透了339座珠穆朗瑪峰。“鐵人精神激勵著我們,沒有條件,就要自己想辦法去創造;定下來的目標任務,再難也要完成!”張晶眼神堅定。

        “新時代,鐵人精神科學求實的這股勁兒沒松,而且越來越緊”

        1205隊副隊長張兆琦的想法是,要做到鐵人說的“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

        2017年,張兆琦帶領一群思維活躍的年輕人,探索出“精益鉆井”管理模式,就是在鉆井工序環節固定不變的情況下,從細節里找辦法,分析鉆井施工每一道工序,對鉆井施工中影響效率與效益的各種因素進行仔細的收集、匯總、分析,“核心就是消除浪費,實現鉆井生產的高效率、零浪費和低成本。”

        經過排查,張兆琦帶領團隊針對工序銜接、重復勞作、無效等待、不良返工等7項影響鉆井生產的主要消耗點進行改進。為此,他帶領攻關小組探索應用了一項新技術,讓1205鉆井隊在打斜井時不需更換鉆具,率先實現“一趟鉆”打完井,為沖擊年鉆井進尺十萬米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2018年,他又繼續探索了精益鉆井生產模式的2.0版,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歷史性地實現了年鉆井進尺十萬米的“兩連冠”。如今,“精益鉆井”已經在鉆井二公司40支鉆井隊推廣應用。

        “新時代,鐵人精神科學求實的這股勁兒沒松,而且越來越緊。”采油工程研究院青年工程師張曉川說。張曉川的偶像是第二代鐵人王啟民。王啟民以鐵人精神從事科學研究,為大慶油田保持高產穩產作出了重大貢獻,保持了油田5000萬噸以上連續27年高產穩產。

        張曉川主要做技術研究工作,一次在做探索性現場試驗時,眾目睽睽之下,噴砂器斷裂,試驗失敗。當時,大家都說不可能再成功了,可張曉川偏要干出個樣子來。經過潛心鉆研,張曉川巧妙地給噴砂器容易磨損的地方套上“盔甲”,破解了大規模分段壓裂排量大、加砂量大造成的磨蝕量遠超常規壓裂的難題。

        叢子博所在的北一隊地處過渡帶,地層的“先天不足”帶來極大的開發難度,因過渡帶地下情況復雜,常規洗井無法保證注入效果。隊里有著多年經驗的老班長都說:“同樣的洗井方法,其他隊洗井效果就是明顯優于這里,這是個老大難,沒啥好辦法。”

        叢子博偏不信邪,他連續半個月沒回家,白天一有空閑就挨口井統計收集資料、分析指標,晚上針對103口注水井3年以來的洗井數據進行對比,將影響洗井效果的問題整理分類,找出5類因素。針對每類問題,他向廠內其他單位學習取經,并結合實際認真研究計算,最終總結出一套個性化洗井方法。實施后,全隊洗井有效率從70.2%提升到98.5%,洗井有效期平均單井延長48天……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的朱曉萌是測試技術服務分公司的一名測試員,主要工作是“為油田做保健檢查”。身為女同志,奔波在生產一線有很多不便,但她總有辦法克服困難跟班上井。由于班組施工都是在野外,為了避免沒有洗手間的尷尬,她經常一整天連一口水都不敢喝。

        “作為一個大慶人,鐵人精神已經鐫刻在了基因里,科技進步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未來還有更多可能性,等待著我們年輕人去開拓。”朱曉萌說。

        在異國他鄉,“愛國,把一切困難都比了下去”

        幾十年前,鐵人王進喜曾發下誓愿:“把井打到國外去!”如今,王進喜的愿望早已成真。2006年,大慶油田組建了一支海外鉆井隊,取名DQ1205。

        時任1205隊第十八任隊長的李新民帶領DQ1205鉆井隊走出國門,從大慶來到蘇丹,再到伊拉克,漂洋過海,征程萬里。

        “1205隊在國內響當當,在海外也要干出高水平。”在蘇丹,他們接連打出多口優質井,創造23項鉆井紀錄,兩次獲得該國政府最高榮譽獎杯;在伊拉克,他們成為哈法亞油田唯一一支保持井下安全無事故記錄的井隊。在李新民的帶領下,DQ1205讓鐵人的旗幟高高飄揚,贏得全球石油行業的贊譽。

        “有油的地方,自然條件都是惡劣的。干的活和國內一樣,可環境更復雜,心理壓力也更大。”正在伊拉克奮戰的DQ1205鉆井隊平臺經理胡福慶說:幾個月不能回國,工作和生活都在一個周邊布滿鐵絲網的封閉空間內;室外溫度50度,地表溫度60度,設備溫度70度;海外社會動蕩不安,遇上戰亂是常事……

        “在異國他鄉,是精神的力量讓我們堅持下去。”胡福慶說,“我們樹立的是大慶的牌子,彰顯的是中國石油人的水平。愛國,把一切困難都比了下去。”

        這份愛國情,在海外工作了11年的青工包香文同樣深有體會。2013年,在蘇丹負責固井隊工作的包香文遇上了當地內戰大爆發,戰火紛飛中,人們紛紛撤離,只留下他和8個兄弟。

        油田設施不能受損,必須留下來;可留下來,意味著命懸一線。“當時腦海中涌現出鐵人王進喜的話,‘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關鍵時刻,這句話是那么真切,我不能丟大慶的人,不能丟中國的人,危險來了也要往前沖!”憑著這股勁兒,包香文帶領大家堅持到最后,從此以后,當地一直流傳著中國人堅守到最后的故事,世界石油行業對中國品牌固井隊的敬仰又深了幾分。

        守好崗位,就是愛國情最生動的表達。鐵人王進喜的孫子王洪波現任采油八廠黨委書記,和他的爺爺、父親一樣,王洪波把青春與熱血奉獻給了大慶油田。“爺爺代表的那代人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愛崗就是愛國,如果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盡職奉獻,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好。”

        陳建國的朋友圈封面,是在荒原中矗立的40米高的鉆井塔。“它像一座燈塔,遠遠望見,就會有強烈的歸屬感。身為一名石油人,能為祖國獻石油,我驕傲。”陳建國說。和他一樣,鐵人精神的繼承者們,都在奉獻著青春,也享受著奮斗帶來的幸福。(記者 吳齊強 方 圓)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走近第二屆進博會首件進館展品
      走近第二屆進博會首件進館展品
      水墨南迦巴瓦峰
      水墨南迦巴瓦峰
      甘肅敦煌:清潔定日鏡 提高反射率
      甘肅敦煌:清潔定日鏡 提高反射率
      麻布織就“非遺之花”
      麻布織就“非遺之花”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157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新最免费影视大全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一卡二大卡三卡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h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成|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91a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成人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13p|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女人18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涩涩在线视频网| 中文字幕的电影免费网站|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