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風帆起巴渝 山城再奮進——重慶邁向高質量發展紀實
      2019-07-27 15:25:5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

        新華社重慶7月27日電 題:風帆起巴渝 山城再奮進——重慶邁向高質量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李勇、張桂林、何宗渝

        工業機器人大量部署、智能網聯汽車駛上公路,西部老工業基地點亮了“智能之光”;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在這里牽手,山城沖破山川阻隔,成為開放大樞紐;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一庫清水映三峽,兩岸青山變“金山”……喜迎新中國成立70年,巴渝大地上繪就一幅幅壯美畫卷。

      晨曦中的重慶主城區(拼接照片,2017年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近兩年,作為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重慶,勇擔新使命,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邁出了堅實步伐。

        老工業基地邁向智能產業高地

      重慶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芯片封裝車間的工人在工作(2019年6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投資600億元的紫光“芯云”產業城多個子項目順利落地,投資465億元的重慶京東方6代柔性顯示生產線加快建設,投資300億元的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園成功簽約……近期,重慶打造智能產業集群捷報頻傳。

        上半年,重慶經濟增速結束了多個季度下行態勢,止跌回升;智能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230億元,同比增長16.9%;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1%……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印證了重慶固本、開新、求變,從老工業基地邁向智能產業高地的鏗鏘步伐。

        第一根鋼軌、第一條鐵路、第一輛自制吉普車……新中國成立不久,重慶就創下多個“新中國第一”,躋身全國六大工業基地。改革開放以來,全市工業體系日漸完備,擁有了我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尤其是1997年成為直轄市后,重慶步入發展快車道,崛起全球最大的筆電生產基地和國家重要的汽車、摩托車、手機生產基地。

        但隨著國際市場深度調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過去幾年,重慶的產業結構性矛盾逐漸凸顯:汽車、筆電“兩極獨大”,遭遇市場“天花板”;創新能力不足,新興產業難以接續……

        怎樣爬坡過坎,再攀新高?近兩年來,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速推進智能制造,著力打造智能產業集群。

        國內首個5G自動駕駛公共服務平臺暨5G自動駕駛開放道路場景示范運營基地在重慶投入使用。這是長安汽車的一臺L4級自動駕駛汽車在啟動儀式現場進行演示(2019年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途遙遠。面對產銷量下滑,長安汽車冷靜而篤定。今年4月,長安斥資43億元打造、重點聚焦智能技術的全球研發中心投用;今年3月,搭載二級自動駕駛技術和騰訊全新TAI智能網聯系統的CS85 COUPE車型推出后,市場反響熱烈……“明年起我們將不再生產非聯網新車,三級、四級自動駕駛技術也有望在2020年和2025年量產。”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說。

        以終端組裝生產為主的重慶電子產業快速壯大,但核心技術缺失、“缺芯少屏”之痛持續難解。為此,重慶明確外引內育、補鏈成群的發展思路,向“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體系發力。

        截至目前,重慶已云集紫光、華潤微電子等40多家集成電路企業,形成集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原材料配套于一體的全鏈條生態體系,2022年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以重慶京東方項目為牽引,打通液晶顯示產業全鏈條,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八方招商,全球匯智。騰訊、阿里巴巴、華為等智能化“頭部企業”紛紛入渝布局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制造云平臺等“新基礎設施”,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永久落戶重慶。

        2018年首屆智博會上,重慶簽約項目316個、總投資5670億元,即將舉行的第二屆智博會的規模、層次、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智博會將為重慶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牽引力’。”重慶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存榮說,到2022年重慶智能產業將力爭實現銷售收入1萬億元。

        大通道大平臺促成大開放

        在中鐵聯集重慶中心站內,“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出口印度尼西亞的首趟專列準備發車(2019年4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7月15日,“陸海新通道”首次進口冷凍海運原箱貨柜,從越南胡志明港抵達重慶。相比江海聯運,此次鐵海聯運節約近20天并省去了換箱和轉關手續,單柜綜合運輸成本降低3000元以上。

        長安民生物流國際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王成華感慨萬千:“過去重慶對外開放就靠一條水路,遇到時效要求高的貨物,真叫人望洋興嘆;如今,重慶成了‘一帶一路’通道樞紐,買賣全球不再是夢。”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水經注》中寥寥數語,道出了巴渝自古以來的閉塞。21世紀以來,隨著三峽工程建成,長江黃金水道效應充分釋放,重慶與外界的交互更加頻繁;但通道不足的瓶頸,仍羈絆著重慶走向世界的腳步。

      一列貨運列車經過成渝鐵路銅罐驛站(2019年6月1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必須找到新的突破口——2011年3月,隨著一列滿載貨物的列車從重慶出發一路向西,16天后抵達德國杜伊斯堡,一條全新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中歐班列(重慶)正式貫通。馳騁在歐亞大陸上的“鋼鐵駝隊”,為重慶打開了向西開放的新天地。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落戶重慶,截至今年4月底,已累計簽約169個合作項目、總金額263億美元,跨境融資通道、機場商業合作、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地。

        在示范項目框架下,以重慶為運營中心、連接中國西部和東南亞的“陸海新通道”也于2017年開通,廣西、貴州、甘肅等西部10省區市攜手共建。“中歐班列和‘陸海新通道’沿‘一帶一路’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向東又無縫銜接長江黃金水道,再加上空運,為重慶構建起聯通全球的通道網絡。”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說。

      這是在重慶團結村站拍攝的冷凍海運原箱測試貨柜(2019年7月15日攝)。新華社發(鄭和明 攝)

        2018年,中歐班列(重慶)開行1442班,今年進一步加密至每天5班以上;今年5月,“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量突破1000班,目的地覆蓋76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個港口;重慶機場開通國際航線80多條,直達全球60多個城市……

        大通道、大平臺促成了大開放。近幾年,重慶實際利用外資持續保持在每年100億美元左右,世界500強企業已有280多家落戶重慶;今年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2663.6億元、同比增長16.48%,位居中西部前列。

        筑牢生態屏障青山變“金山”

        百川匯流、江峽相擁的重慶,擔負著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重任。但濃重的重化工業底色,讓山城一度成為“酸雨霧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近兩年,重慶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為突破口,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全力整治生態環境頑疾——重慶首次明確全域產業禁投清單,對主城的污染企業全部實行環保搬遷或關閉,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4萬平方公里……

        盛夏時節,走進重慶縉云山,盤踞自然保護區多年的違章建筑已被拆除,養心谷、馬術場等違規項目也恢復成了綠地。山中高大的紅豆杉、香樟蔽日成蔭,一個“百姓富、生態美”的縉云山正在逐步構建。

      長江三峽巫峽兩岸郁郁蔥蔥(2017年5月1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長江、嘉陵江交匯環抱,形成重慶主城重要的生態廊道,也勾畫出山城發展的主軸。但快速擴張的城市擠占水岸,造成生態系統被割裂。為重塑山水之城,重慶聚焦江、岸、城、人,對總長約394公里的岸線進行治理和提升。首期工程今年初已全面啟動,通過治污、增綠、減量、留白、整容,“兩江四岸”生態和城市功能大幅優化。

        2018年,重慶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8.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6天,“山城藍”取代了“霧都帽”。

        作為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并存的西部直轄市,怎樣蹚出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路子?踐行“兩山”論,走好“兩化”路,重慶正在不斷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做大金山銀山“價值”。

      重慶市巫山縣縣城一景(2017年6月3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炎炎夏日,在長江邊的巫山縣曲尺鄉,熱浪擋不住水果商紛至沓來的腳步。村民們從樹上摘下的脆李,很快被搶購一空。“15畝地的脆李賣了16萬多元,比去年翻了一番。”村民王恩海笑聲爽朗。

        曾經專注開礦、搞工業園卻發展緩慢的巫山縣,如今通過造林還綠,培育出紅葉、脆李、柑橘、中藥材等諸多“生態寶貝”,旅游經濟蓬勃興起,數萬農戶像王恩海一樣吃上了“生態飯”。2018年,巫山縣摘掉了“貧困帽”。

        行走在巴渝大地,綠色蝶變風生水起。溝壑縱橫的武隆區關閉污染企業,將28%的轄區面積劃入生態紅線;如今,武隆的山更青了、景更美了,躋身國內知名的度假、康養勝地。坐擁夔門天險,素有“詩城”美譽的奉節縣,關閉小煤礦,發展特色農業,開掘文化“富礦”,打響“有詩有橙有遠方”的文農旅融合牌,游客爆發式增長……

      游客在重慶市武隆區的天生三橋景區游覽(2019年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兩江激蕩,夔巫巍巍。大城大鄉,大山大水。“行千里、致廣大”的重慶,揚起了新時代的風帆,3300萬巴渝兒女正闊步前行,不斷書寫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新華章。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風帆起巴渝 山城再奮進——重慶邁向高質量發展紀實-新華網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48061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午夜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观看中文版视频 | 国产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手机在线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免费黄网在线观看|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全播放| 色多多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俄罗斯极品美女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69XXX免费视频|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 |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67194成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老熟女五十路老熟女bbw|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免费 |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