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
      2019-07-07 19:17: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南寧7月7日電 題: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

        新華社記者黃浩銘、朱超、張瑞杰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2)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

        在廣西桂林市全州縣米花山紅軍烈士墓,蔣石林老人在擦拭烈士墓碑(6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1934年底,中央紅軍進入廣西,打響著名的湘江戰役,這成為紅軍長征開始以來最壯烈一仗。

        戰役結束后,中央紅軍從長征開始時的8.6萬人,減至3萬余人。

        紅軍遭遇空前的艱難危險: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國民黨數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內部“左”傾錯誤路線的危害。

        這使力量已經比較弱小的紅軍瀕于絕境。然而,在困苦磨難中,紅軍卻變得更加強大,最終取得勝利,并為后世留下寶貴精神財富。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1)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

        這是位于廣西興安縣界首渡口附近的“三官堂”和湘江河段(6月29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為了大局而置生死于度外

        興安縣界首至全州縣屏山渡口的幾十里湘江江面,寬處不過一兩百米,窄的只有幾十米。80多年前,中央紅軍付出巨大代價,從這里渡過湘江,突破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

        距界首渡口僅幾百米的一座叫“三官堂”的祠堂見證了歷史。彭德懷曾把指揮部設于此,指揮紅三軍團部隊掩護中央縱隊過江。

        “看,那片樹林后面,就是湘江。敵軍見正面攻擊不行,就改從兩側上來。”興安縣長征史研究專家、縣博物館原副館長陳興華站在昔日陣地上對記者說。

        這是界首渡口附近的光華鋪,小山包上矗立著一座紅軍墓,中間大碑旁側有兩座小些的碑,刻著兩個名字:沈述清和杜中美。沈述清是紅三軍團第四師第十團團長,他在11月29日的戰斗中犧牲,杜中美立即受命接任,又在當天捐軀。

        在灌陽縣持續三晝夜的新圩阻擊戰中,紅三軍團第五師參謀長、紅十四團團長以及副團長、參謀長、政治處主任都英勇犧牲,阻擊部隊傷亡2000多人,堅持到中央軍委兩個縱隊全部過江。

        在全州縣腳山鋪阻擊戰陣地上,26歲的紅一軍團第二師五團政委易蕩平身負重傷,為不當俘虜,開槍自殺。

        灌陽縣史志辦主任史秋瑩說,擔任阻擊任務的紅軍指戰員心里很清楚,他們背后就是中央軍委第一、第二縱隊,哪怕犧牲再大也決不后退一步。

        “紅軍將士顧全大局、服從命令、嚴守紀律,他們用理想信念和英雄氣概粉碎了困難。”她說。

        湘江之戰中,當地百姓幫助紅軍架浮橋、送糧草,救助紅軍傷員,為紅軍沖出絕境提供了大力支持。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3)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

        這是位于廣西興安縣界首渡口附近的“三官堂”(6月29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人人心中都有堅強意志

        主峰海拔2100多米的老山界,是紅軍長征越過的第一座高山。這里的懸崖上瀑布飛濺,森林茂密,霧氣繚繞。即便是乘車上山,也能體會到山勢的危險。

        很難想象,當年渡過湘江的紅軍,在敵軍追擊、人員疲憊、糧食匱乏的情況下,是如何翻越這座大山的。陸定一在《老山界》中寫道:“肚子很餓,氣力不夠,但是必須鼓著勇氣前進。”

        他記敘,翻越老山界中,他和大家“一路上都在寫著標語貼”,“我們完成了任務,把一個堅強的意志灌輸到整個縱隊每個人心中,饑餓,疲勞甚至受傷的痛苦都被這個意志克服了”。

        就在老山界主峰下面的千家寺村,留下一座紅軍“標語樓”。

        “當紅軍有田分”“紅軍是工農自己的軍隊”……20多條標語刷在紅軍宿營的一座寺廟的墻上,字體遒勁昂揚。如今這里矗立著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

        “紅軍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還在大力宣傳革命理想,這體現了必勝的信念。”陳興華說。

        發動和依靠群眾,是紅軍不斷取得勝利的法寶之一。在翻越老山界時,瑤族民眾為紅軍做向導,提供飯食,成為紅軍繼續長征的有力保障。

        這時,廣大指戰員也紛紛質疑博古、李德執行的錯誤路線。“從老山界開始的爭論,持續到湖南通道境內。”《紅軍長征史》寫道。陳興華說,這為紅軍實事求是制定正確戰略方針打下了基礎,促成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4)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

        游人在紅軍長征越過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參觀(6月30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鋼鐵戰士鑄就不朽豐碑

        搶渡湘江、翻越老山界后,紅軍還經歷數百場戰斗,渡過金沙江、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征路。

        英國學者迪克·威爾遜評述:“長征的艱苦,鍛煉了人們的紀律性和獻身精神。”德國友人王安娜寫道,長征的激烈戰火把部隊“錘煉成鋼鐵戰士”,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說,紅軍是“歷史上一支無與倫比的堅強隊伍”。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6)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

        這是位于廣西灌陽縣的新圩阻擊戰發生地(6月28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如今,紅軍烈士倒下的地方,分布著寬闊平坦的馬路和美麗整潔的村莊,當年的戰場上矗立起了紀念場館。

        在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里,3000多名紅軍烈士的名字被鐫刻在墻上。灌陽縣黨史專家文東柏說,當地群眾不希望英雄們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因此多年來各方不斷努力,盡可能找到所有犧牲在此的紅軍英烈名字。

        腳山鋪阻擊戰米花山陣地舊址附近,一座紅軍烈士墓碑上的紅星在青山映襯下亮得耀眼。村民蔣石林的爺爺蔣忠太80多年前把湘江戰役的7名紅軍烈士埋葬在這里,從此一家五代人每年清明和春節都來祭掃,并向訪客講述紅軍故事。

        在灌陽、興安、全州等地的湘江戰役舊址,每天都有大批各地群眾前來瞻仰。“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需要我們繼承和弘揚長征中體現的對黨忠誠、信念堅定、顧全大局、擔當犧牲精神。”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教授趙曉剛說。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5)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

        游人在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內參觀(6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何須馬革裹尸還——重訪紅二、六軍團出發地

        最后的湘江搶渡:用生命向信仰交出答卷

        血染湘江:紅軍壯烈突破第四道封鎖線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紅軍為什么能沖出絕境?-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47209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免费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聊天APP|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日本特黄特色免费大片| 日产久久强奸免费的看|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wwwxxx亚洲|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在线播放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 免费毛片毛片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6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免费视频|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青草草在线视频永久免费|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77777午夜亚洲|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