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論文強國”緣何不是“種業強國” 中國種業之問如何作答
      2019-04-09 08:52:44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世界作物育種領域論文量國家排名表上,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德國分列前五,中國的作物育種論文約占這一領域全部論文量的20%。“然而,種業‘論文強國’為何沒能造就‘種業強國’?”在日前舉行的2019中國種子大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提出的中國種業之問令人深思。

        從傳統種業向現代種業邁進階段,中國種業迫切需要一場革命,來推動質量變革和管理變革。如何扛起“種業強國夢”的重擔?如何為現代農業裝上強勁“芯片”?一系列問題需要中國種業在創新中解答。

        選育4萬多個品種

        讓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麥穗小得像蠅頭,每穗只有18粒。”陜西省長武縣十里鋪村農民張萬福至今仍對從前小麥的樣子記憶猶新。而受益于幾代品種更新,如今這片渭北旱塬上的小麥,畝產已經能達到500公斤。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種業是農業的“芯片”,現代種業是國家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一次次品種突破,推動糧食產量不斷飛躍,讓中國人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新世紀最初10年,隨著政策的放開,跨國種企迅猛發展并在全球展開布局,“洋種子”席卷而來。美國玉米品種一度搶占了東北市場的半壁江山,“國外種子按粒賣,國內種子按斤賣”的嚴酷現實,直指中國種業的發展軟肋。

        面對來勢洶洶的“洋種子”,中國民族種業奮力突圍,國家種子工程、生物育種能力建設等專項和稅收減免優惠政策“扶優扶強”,扶持大型育繁推一體化企業。

        目前,在國內主板、創業板、新三板掛牌上市的種企70多家,全國種企資產總額1億元以上的達373家。2017年發布的全球十大種企中,隆平高科和先正達-中國化工占據兩席。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發展歷程既是一部科技進步史,也是一部種子改良史。”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指出,以矮化育種、雜種優勢利用等為代表,每一次種子上的突破,都給農業帶來了革命性變化,推動了農業主導品種的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持續保持在96%以上,成功解決了人民溫飽問題,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豐富了百姓餐桌品類,加快了由“吃飽”向“吃好”的轉變。

        截至目前,全國選育農作物品種4萬多個,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達到2.7萬個,授權品種超過1.1萬個。2018年,我國作物品種權申請量4854件,位居世界第一。企業逐步成為育種創新的主體,帶動了產學研結合,提升了育種創新能力,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破題“兩個80%”

        創新成果不能躺在“鐵皮柜里”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育種隊伍,種質資源保有量居世界第二,為何難出大品種?”這個悖論曾經困擾著眾多中國種業人。

        其原因就在于“兩個80%”:80%的種業科技人員集中在科研單位;80%的種子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產學研流通不暢,導致科研與生產“兩張皮”,科研成果不少,但大多是“鐵皮柜里的成果”。

        讓“鐵皮柜里的成果”回到田間,關乎中國種業創新發展的未來。

        “種業競爭的關鍵在于科技水平,目前實質性科技領先的種業企業屈指可數,這種狀況不改變,中國的種業將失去競爭的機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蓋鈞鎰坦言。

        為強化中國種企的創新能力,種業權益改革于2014年拉開序幕。“賦權、讓利”是這次改革的核心,改革劃定科研人員對新品種權的權益比例不低于40%、對育種材料的比例不低于60%,大大高于此前“不低于20%”的額度。目前,全國已有122家單位參與到改革試點中,改革成果幾乎覆蓋了所有作物類型。

        “未來改革要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政結合的中國特色種業創新體系,推進良種聯合攻關,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科企深度融合,打通上中下游創新鏈條,形成全產業鏈一體化的創新模式,加快培育和推廣高產穩產、綠色生態、優質專用、適宜全程機械化的新品種。”張桃林指出。

        蓋鈞鎰建議,要推動規模化企業成立種業科技基金,用以開展研發、合作和種業人才培養。政府對種子企業的評價,關鍵要評價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建立自己的創新平臺。

        “中國種業企業要堅持集團化、平臺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思路,實現科企深度融合。”張延秋指出,作物品種審定要有利于成果轉化,要為企業提供成果交易平臺,讓資源和成果流動起來。

        搶灘千億級市場

        夯實向種業強國轉變的根基

        當前,新一輪種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世界范圍內以“生物技術+信息化”為特征的第四次種業科技革命正在推動種業研發、生產、經營和管理發生著深刻變革。

        2018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大幅放寬外商投資中國種業的門檻。中國這個千億級的種業大市場,再次向全世界敞開大門。

        融入世界種業新格局,對成長中的民族種業來說,無疑是一次挑戰和機遇。隨著行業分配格局面臨新一輪重構,百舸爭流中,怎樣才能抓住發展機遇?

        “要推動形成合理的種業企業布局,大小作物兼顧,推動我國種業全覆蓋,充分發揮耕地潛力。”蓋鈞鎰建議,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種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明確提出主要農作物種子企業和特色小作物種子企業的區域布局;著力構建糧、經、特色作物的大、中、小種子企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種業發展格局;加強各類作物育種的研發,特別要推動小作物育種趕上乃至超越世界水平。

        “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做專做精、差異化發展,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種業企業集群。要以國家種質資源新庫、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優勢制種基地(大縣)為重點,打造一批面向產業、服務全國、助力創新的標志性工程,夯實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轉變的根基。”張桃林指出。

        “此外,還要構建法制完善、監管有力、放管服結合的現代種業治理體系。要完善《種子法》配套規章,推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修訂,強化市場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假冒侵權等違法行為,激勵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強化種業可追溯管理和大數據服務,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張桃林說。(李慧)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全國鐵路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全國鐵路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人在花中游
      人在花中游
      梨花溢香滿園春
      梨花溢香滿園春
      安徽黃山:徽州民間斗茶香
      安徽黃山:徽州民間斗茶香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3419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下载|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思思99re6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乱理伦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看|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夜夜嘿视频免费看| 好猛好深好爽好硬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成人黄网站片免费视频|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