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數說”寧夏60年:點點滴滴看發展
      2018-09-15 16:46:2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銀川9月15日電 “數說”寧夏60年:點點滴滴看發展

        新華社記者于瑤、許晉豫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寧夏各族群眾靠著勤勞雙手,艱苦奮斗,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民生福祉明顯改善,描繪出一幅經濟發展、民族和諧、環境優美、人民幸福的壯美畫卷。而通過一串串對比強烈的數字,點點滴滴看發展,無疑能感受到塞上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從3.28億元到3453.93億元

        自治區成立伊始,地區生產總值為3.28億元,2017年,這一數字達到3453.93億元,是1958年的1053倍,60年年均增長9.4%,快于同期全國8.0%的經濟增長速度。同時,寧夏三次產業結構由成立之初的55.9:19.9:24.2演進為7.6:45.8:46.6,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到工業帶動,再到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主動力的歷史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緊抓西部大開發等政策機遇,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張宏年說,60年來,寧夏逐漸形成了以煤炭、電力、石化、冶金等行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近年來,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寧夏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完善創新體系,為工業提質增效升級提供強勁動力,并科學確定主導產業,推動現代煤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大數據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從176元到50917元

        60年來,從176元到50917元,寧夏人均生產總值增長了288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46元和116元增長到2017年的29472元和10738元。

        數字的背后是寧夏人民滿滿的獲得感:全區醫療水平不斷提高,2017年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272個、衛生技術人員4.97萬人,分別是1958年的13.6倍、17.1倍;寧夏教育事業從一窮二白起步,發展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居西部前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積極改造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普及營養改善計劃,到2017年擁有各類各級學校3406所;60年來,寧夏建成博物館75個、公共圖書館26個、文化館26個、檔案館28個,實現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

        今年80歲的余繩鑫1958年從武漢分配到寧夏工作,此后便再未離開。這60年,他親眼見證了寧夏的發展,“剛來寧夏時,我在中衛市火車站里看管糧食,早上一醒來滿嘴的沙子。現在我們一家住上了樓房,孩子們在城里上班,孫子考上了大學。對于我這個農村娃而言,是寧夏成就了我。”

        從119.3萬人到23.9萬人

        寧夏將脫貧攻堅作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狠抓產業扶貧、異地搬遷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打出“組合拳”助推脫貧攻堅。經過30多年的開發式扶貧,寧夏貧困人口從1982年的119.3萬人減少到2017年的23.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6%。

        35年來,寧夏探索實施吊莊移民、生態移民、勞務移民、插花移民,6次大規模移民累計從西海固地區移民120余萬人;危窯危房改造讓140多萬貧困群眾遷入新居;投資40多億元的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全線通水,113萬山區群眾喝上放心水……吃水難、住房難、行路難、看病難得到根本改觀。

        小康路上不能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是黨的莊嚴承諾,固原市彭陽縣何峴村貧困戶吳桂蘭對此感同身受。今年丈夫因意外去世,她本人患有癌癥,婆婆已是83歲高齡,地沒人種,牛沒人養,整個家庭陷入困頓,而一系列兜底政策和“扶貧保”的3.5萬元賠償讓一家人心里有了底。

        吳桂蘭說:“幸虧是政策好,現在看病報銷比例高,老人有養老金,家里發生意外還有保險兜底。”

        從1.5%到12.63%

        “風吹沙子走,抬腳不見蹤”曾是寧夏部分地區生態的真實寫照。自治區成立60年來,寧夏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改革開放以來,寧夏深入實施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資源保護等國家林業工程項目,全區森林覆蓋率從1958年的1.5%提高到12.63%,林地保有量增加到2701萬畝,荒漠化面積減少了4183.5萬畝,林業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200億元。

        位于毛烏素沙漠南緣的鹽池縣干旱少雨、風大沙多,沙害嚴重。經過多年治理,截至2017年,全縣200多萬畝沙化土地披上綠裝,100畝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年揚沙天氣由10年前的54次降低為9次,實現了“人逼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我們村曾是有名的沙窩窩,一起風,沙子就上了墻,路都被埋了。風沙還將地里的莊稼連根拔起,大家沒收成只能受窮。”鹽池縣劉記窯頭村村民劉占滿說,現在沙子被固住了,路也通了,莊稼有了收成,全村人靠著養殖業全部脫了貧。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寧夏廣大干部群眾自力更生、頑強拼搏,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步邁進,一定會將塞上江南建設得更加美麗。

      點擊進入專題

      ?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云端梯田 稻谷飄香
      云端梯田 稻谷飄香
      杭州舉辦低碳集體婚禮
      杭州舉辦低碳集體婚禮
      多彩全國科普日
      多彩全國科普日
      探訪神秘的西藏古格王國遺址
      探訪神秘的西藏古格王國遺址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3435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午夜无遮挡羞羞漫画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99久久免费国产香蕉麻豆| 毛片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亚洲va久久久久| 我的小后妈韩剧在线看免费高清版 |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久久一本岛在免费线观看2020|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a级黄色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成人午夜18免费看| h片在线播放免费高清 |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午夜小视频免费观看|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东北美女野外bbwbbw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久草免费福利在线| 亚洲www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