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新華網 正文
      知識付費正遭遇“成長的煩惱” 深耕內容還得加把勁
      2018-07-20 07:27:34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產業規模已達49億元,正在遭遇“成長的煩惱”——

        知識付費 深耕內容還得加把勁(一線調查)

        得到、分答、喜馬拉雅、知乎live……近年來,“知識付費”逐漸成為互聯網的新風口。據統計,去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為49.1億元。發展如火如荼,但也遭遇“成長的煩惱”:部分知識付費產品的知識含金量不高、用戶權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等,需要加強治理和引導。

        傳播知識,應多在優質內容方面下功夫

        為啥愿意為知識埋單?不少用戶表示,為了更好地從互聯網海量信息中精準“淘”出自己最需要的內容;還有人認為,可以有效地利用通勤、排隊等碎片化時間。

        “在知識付費剛剛興起時,我購買過《白先勇講紅樓》《李翔商業內參》等產品,‘干貨’很多,聽下來頗有收獲,價格也能負擔得起,感覺很值。”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學生小呂對自己的體驗表示滿意。

        高質量的知識付費產品,能為用戶有效節省信息選擇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但也有不少產品令人大失所望,甚至一些明星的“花邊新聞”也被作為“知識”放到平臺上販賣。有報道稱,某娛樂記者在微博上用一個小時回答了7個問題,進賬近3萬元;他在其他平臺上對52個明星的“爆料”,也引來近2萬名用戶的付費參與。

        此外,還有平臺邀請名人進駐,當課程主講人。部分網友疑惑:這些名人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達到授課的水平了嗎?

        湖南長沙一所高校的陳老師,曾是知識付費產品的忠實用戶,花上千元購買了若干課程,包括國學、插花、理財,等等。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她發現很多知識付費產品“變了味”:“我跟風買了幾次某知名主講人的課程,但發現主講人只在課程里講段子、‘抖機靈’,或分享一些虛無縹緲、毫無實際操作意義的成功學理論,課程內容價值不大。”

        去年7月,分答社區邀請網絡紅人papi醬加入,僅兩個月就停止更新;羅永浩在“得到”的專欄也只維持了3個月;咪蒙曾推出在線付費課程《咪蒙教你月薪5萬》,承諾會讓用戶3年漲薪50%,否則退款;有11萬人報名,但課程完成率不足1/3。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借助名人效應能吸引用戶參與,但如果不能提供真正的知識,留住用戶幾乎是不可能的。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知識付費的本質是傳播知識,互聯網經濟則是關注度經濟。知識付費平臺如果過度追求短期利益,不在優質內容方面下功夫,就會讓這一模式走入死胡同。”

        一些課程重視營銷,不注重產品質量評估與審核

        今年3月,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出現了“新世相營銷課”的海報。海報上說,每萬人購買課程,價格會上漲5元。如果推薦給朋友購買,可以直接獲得40%的現金獎勵。

        “新世相營銷課剛出來時,我覺得買課的同時還能賺錢,很劃算。但仔細想想,其實自己變成了平臺營銷的渠道,關注點也從獲取知識內容轉移到了獲取收益上,我最終選擇了申請退款。”西安某互聯網企業員工劉女士說。

        對此,微信平臺發布了官方公告稱,“新世相通過多層抽成等方式推廣網絡課程,違反了《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范》。”記者調查發現,在此之前,也曾有若干微信公眾號因涉及“多級分銷”而被處罰。

        有專家指出,這種分級營銷模式有諸多危害:用戶深陷其中,浪費金錢、時間和精力;對于依法經營的企業而言,會造成短期內的不公平,破壞市場秩序;在法律層面,也涉嫌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應及時進行查處。

        除了花樣百出的營銷方式外,一些課程的宣傳推廣也十分浮夸。北京市朝陽區的祝女士在朋友推薦下,購買了一套名為《每天一刻鐘,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的早教課程,后發現課程內容只是聽聽音樂、做做游戲而已,“感覺幾百塊錢的課時費白花了”。

        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田麗建議:“要保障用戶合法權益,需建立客觀獨立的評價體系。現階段,許多知識付費平臺的‘用戶評論’并不真實。對于這種操控網絡評價的行為,應從影響市場秩序或者涉嫌虛假宣傳的角度對其進行打擊。此外,還要強化平臺責任,對問題嚴重的產品給予下架或者消費風險提示。”

        原創者合法權益亟待保護,讓優質產品獲得更好回報

        隨著知識付費的興起,盜版、抄襲行為悄然出現。記者發現,在一些有關知識付費平臺的貼吧里,充斥著“加群共享資源”等帖子。此外,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也可以搜索到一些知識付費平臺產品的“破解版”。

        “有一個知識付費產品的定價是199元/年,但我加入一個QQ群后,發現以9.9元/年的價格就能買到,音質跟原版差別不大,據說是群主利用高級錄音設備錄制的。”“得到”貼吧的一位網友說。

        知乎live的某主講人通過分享考研經驗,獲得了很高的人氣和收益,但不久后她發現,有其他live主講人直接“拷貝”了她的課程內容,而且人氣也很旺……

        有業內專家指出,如果對知識付費市場的盜版、抄襲現象不加嚴厲打擊,會造成原創作者失去創作動力,導致優質內容的減少,影響產業良性發展。

        為知識付費,是對知識價值的最好回報。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知識付費平臺應與作者就作品歸屬或著作權歸屬等進行事先約定,以保障作者的合法權利。比如,注重保護作者的作品著作權、包括署名等的著作人身權、獲得報酬等的著作財產權。”

        據了解,目前各大知識付費平臺已采取多種措施,加強產品內容的知識產權保護。此外,各大知識付費平臺也與淘寶、閑魚等電商平臺建立了綠色通道,一旦發現在電商平臺上有課程被倒賣,就會及時溝通和投訴,直至侵權產品被下架。

        朱巍建議,在實踐中還應多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并提高違法成本,才可能取得較好的保護效果。

        做實內容 做優服務(記者手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之于當下的人們,可謂無比重要。知識付費為互聯網用戶提供了一種更快捷、高效的知識獲取方式,為知識生產者帶來收益的同時,也讓知識得到了更多尊重。

        然而,隨著知識付費的興起,產品內容無價值、缺營養等問題也相伴而生。須知知識付費不是“割韭菜”的生意,“物有所值”是每位用戶的核心需求。如何在生產傳遞有效知識與實現自身經濟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是知識付費平臺運營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對此,平臺理應承擔起首要責任,應嚴格標準、加強審核,向社會傳遞有效知識和正確價值理念。如果一味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放棄深耕知識內容,只在營銷和推廣上“做文章”,最終造成效益、口碑盡失,勢必悔之晚矣……(記者 董絲雨)

      +1
      【糾錯】 責任編輯: 卓越
      相關新聞
      • 去年知識付費產業規模同比增近3倍 優質內容是關鍵
        隨著知識付費的走紅,資本一擁而上,版權、產品打開率和復購率下滑等困境也凸顯出來。許多人開始擔憂:這個新興產業還有多少發展空間?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2018-05-17 07:50:03
      • 火爆知識付費課程背后誰在獲利
        近年來,知識付費成為各知識分享平臺甚至自媒體變現的重要方式,它們相繼推出各種付費玩法,包括社區問答、直播、付費課程、產品訂閱等多種形式。
        2018-03-25 08:50:16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三維技術助力文物修復
      三維技術助力文物修復
      花樣暑假樂趣多
      花樣暑假樂趣多
      廣西柳州:一江碧水享清涼
      廣西柳州:一江碧水享清涼
      湖北恩施:土家合渣
      湖北恩施:土家合渣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06711231517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免费乱理伦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四虎影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久久w5ww成w人免费|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性做久久久久免费看|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六区|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免费毛片在线看片免费丝瓜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免费看香港一级毛片|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视频|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免费激情网站国产高清第一页 | 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欧洲美女大片免费播放器视频 | 免费不卡视频一卡二卡|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先锋影音资源片午夜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粉色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亚洲日韩av无码| 国产人成网在线播放VA免费|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