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i47v"><meter id="xi47v"></meter></label>
      土家族三老漢 一臺“扶貧戲”
      2019-01-28 16:13:06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重慶1月28日電? 題:土家族三老漢 一臺“扶貧戲”

        新華社記者李勇、李松

      (新春走基層)(16)重慶黔江:土家三老漢 一臺“扶貧戲”

        長春村村民在平整出來的田地里栽種桑樹苗(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寒冬臘月,年味漸濃。這本來是農(nóng)閑的時節(jié),記者卻在渝東南的深山溝里看到,20多個農(nóng)民正扛著鋤頭帶著鎬,栽桑覆膜,干得熱火朝天。領頭的是三位精神矍鑠的土家族老漢,他們和大伙兒一塊揮汗如雨,硬是在平整出的陡坡上栽下一株株桑樹。這個重慶黔江區(qū)土家族三老漢帶領村民奮力脫貧的故事,正在當?shù)貍鳛榧言挕?/p>

        勞動治“懶病”,更治“窮病”

        騰樹文65歲了,退休閑了多年,沒想到最近一年多,又像上緊了發(fā)條似的,一天到晚忙個不停。

        老騰忙,是因為身上扛著責任,他是村里蠶桑股份合作社的理事長。這個“官”可不好當,從組織社員下地種桑、幼蠶集中培育,再到蠶房改造擴容……事無巨細,老騰都要張羅。

        寒冬里,“雪米子”在空中飄飄灑灑,冷風刺骨。在黔江區(qū)金溪鎮(zhèn)長春村四組,老騰他們還在地里忙著,除草、挖坑、栽樹、覆膜……這些日子,老騰每天5點多就起床,早早趕到地里,一直干到晚上六七點鐘。上工的幾十個合作社社員人人都帶著背簍,有的裝方便面,有的裝餅干,有的裝酸菜飯。休息時在空地支上一口鍋灶,熱一熱就解決了一頓午飯。

      (新春走基層)(19)重慶黔江:土家三老漢 一臺“扶貧戲”

      騰樹長用鐵鍋加熱咸菜飯(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在四組,土地大多撂荒了10多年,雜草堆起來能坐人,雜樹都有碗口粗。要新種桑樹,先得用挖掘機整地,然后才能人工植樹,費時費力。71歲的陳正文在地里負責拉繩定距,做得有板有眼。“現(xiàn)在正是栽桑的好時候,大家莫偷懶哈。今天種著‘搖錢樹’,挖地挖得手痛,來年數(shù)錢數(shù)得心歡。”陳正文一句話,逗得大伙兒哈哈地笑。

        “以前人懶起,沒啥事干,反倒經(jīng)常生病。現(xiàn)在動起來,出一身汗,身體反倒還好些。”社員龔節(jié)華頭冒熱氣,一邊展腰揮鋤,一邊附和著。

        老騰說,勞動能治“懶病”,更能治“窮病”。他們2017年底種下的近400畝桑樹已初見效益,合作社第二年就收入10多萬元,一戶農(nóng)民多的能分四五千元。騰樹文估計,等到豐產(chǎn)時,合作社收入能上百萬元。

      (新春走基層)(23)重慶黔江:土家三老漢 一臺“扶貧戲”

        這是長春村一名村民背的背簍,裝有一壺水、幾把工具和用塑料袋裹著的午餐(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石頭縫里“鉆”出一個蠶桑產(chǎn)業(yè)

        長春村土地瘠薄,石漠化嚴重,石頭縫里咋就“鉆”出一個蠶桑產(chǎn)業(yè)呢?這背后的故事值得一說。

        這幾年,黔江區(qū)扶貧產(chǎn)業(yè)明顯見到成效,看著別的村組羊肚菌、油茶、獼猴桃搞得風生水起,四組卻是“冰鍋冷灶”,產(chǎn)業(yè)不見起色,曾當過村組干部的騰樹文坐不住了。“咱們本來就是‘后進’村,再不振作,差距越拉越大,啥時候能翻身啊?”

        但也有人“潑冷水”:四組七成以上的地都是坡耕地,滿山是石頭長不出大樹,全是灌木、荊棘。為了填飽肚子,農(nóng)民曾把莊稼從山腳種上山頂,卻是越墾越荒、越窮……

        “不思進取的理由有百條千條,但脫貧的路子只有一條,那就是苦干。”村里青壯年勞力欠缺,暫時還得中老年人打主力。

      (新春走基層)(6)重慶黔江:土家三老漢 一臺“扶貧戲”

        65歲的騰樹文(左)、71歲的陳正文(中)、67歲的騰樹長3位土家族老漢在工作的荒坡上合影(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三個老漢一臺戲。”騰樹文拉上了騰樹長、陳正文一塊創(chuàng)業(yè),他們的年齡加起來超過了200歲。騰樹文當“總管”,騰樹長管財務,陳正文管勞務,各有分工,干起事來一點不含糊。

        首先是選準產(chǎn)業(yè)。通過從好幾種作物中反復比選,3人認定還是蠶桑穩(wěn)當有賺頭。“黔江本地就有蠶桑加工龍頭企業(yè),市場成熟,銷路不愁。”騰樹長說,我們這兒還流行一句話叫“勤養(yǎng)豬、懶養(yǎng)蠶,20多天見現(xiàn)錢。”蠶桑見效快,脫貧效果好。

        但集中近400畝地一塊種,還算是這3個種地“老把式”的“新營生”。“過去一家一戶種桑養(yǎng)蠶,虧了是自己的;如今合在一塊搞,虧了是大家的,更大意不得。”

        養(yǎng)蠶最怕病害。為此,騰樹文前后3次到區(qū)蠶繭站、蠶業(yè)公司學技術。“幼蠶共育風險最高,這個時候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是常事。幼蠶一天吃3頓,頓頓離不得人。桑葉還要用藥水清洗,要切細碎,真是個細活兒。” 騰樹文告訴記者。

      (新春走基層)(12)重慶黔江:土家三老漢 一臺“扶貧戲”

        67歲的騰樹長在檢查桑樹苗上覆蓋的薄膜(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以前追著別人要地,現(xiàn)在地被‘送上門’來”

        四組發(fā)展蠶桑,也得到了政府多方扶助。金溪鎮(zhèn)副鎮(zhèn)長楊勝前、駐村第一書記田杰主動對接,幫著配套建了產(chǎn)業(yè)路、共育室、蠶棚等設施。

        另外,黔江區(qū)的政策也是“扶上馬,送一程”。“最近政府財政補助,幫助村里組建了股份合作社,在收入保底的同時,增值收益還按一定比例分紅,大伙兒能持續(xù)受益。”楊勝前說。

        看著蠶桑產(chǎn)業(yè)走上正軌,并初步見效,越來越多的農(nóng)民想?yún)⑴c其中。“以前是我們追著別人要地種,現(xiàn)在是人家主動把土地‘送上門’,目前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已有近200人。”最近,村民陳正學敲開了騰樹文家的門。“老騰,我屋頭有5畝好地,我信得過你們,全部入給合作社,要不要得?”陳正學說。

      (新春走基層)(15)重慶黔江:土家三老漢 一臺“扶貧戲”

        長春村村民在山坡上的桑樹苗田勞作(1月24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前人栽樹、后人致富’,再過幾年,產(chǎn)業(yè)真正成型了,我們就‘解甲’退休,把‘接力棒’交到年輕人手里。”騰樹文對記者說。

        “扶貧產(chǎn)業(yè)發(fā)展,離不開苦干、實干的‘領頭雁’。”黔江區(qū)委書記余長明告訴記者,近幾年黔江發(fā)展脫貧致富帶頭人400多人,這其中有類似長春村這樣“退而不休”的“老把式”,也有返鄉(xiāng)大學生、退伍軍人和農(nóng)民工,他們正在成為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
      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
      濟南西站推出“春運照相館”
      濟南西站推出“春運照相館”
      小年到 年味濃
      小年到 年味濃
      北京:年味漸濃
      北京:年味漸濃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405399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v片在线观看无遮挡| 久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9|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67194成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99久久国产免费-99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1区2区3区产品乱码免费|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 国内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 |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最近中文字幕mv手机免费高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成人免费男女视频网站慢动作| 无忧传媒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丁香花免费完整高清观看|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一级毛片aaaaaa视频免费看|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